自從2011年春天的澳洲自助旅行後,我的腦海中便常浮現寄居住於友人在首都坎培拉的家:短短一週我們跑遍了坎培拉大大小小的農夫市集,騎腳踏車上街、自行攜帶購物袋,友人運用從市集買來的新鮮蔬果,每日親自下廚,使用最少的調味料、最優質的lean protien、最多的蔬菜與極少量的白米(食用糙米為主),那一週的飲食極為簡單,但身心卻格外舒暢!

DSC04779  

上圖:澳洲坎培拉(Canberra)當地每個週末登場的小型農夫市集

回到台灣後,在書店瀏覽到美國知名飲食作家Michael Pollan的新書《Food Rules: An Eater’s Manual》,書中裝載了短小精悍的飲食建議:「吃食物,以植物為主,別吃太多」、「若你的祖母無法辨識你正打算買/吃的食物,那麼它就不是食物」等直接好記的原則。曾任文字新聞記者、並執筆於紐約時報專欄多年的Michael Pollan,幾年前憑著《The Omnivore’s Dilemma雜食者的兩難》、《In Defense of Food食物無罪》等書走紅於歐美書市,《The Omnivore’s Dilemma》一書更被當年New York Times書評譽為"Liberal Foodie Intellectual" (David Kamp, 2006),奠定其在食物文化研究界的權威。捨棄過往較為厚重的書本包裝,此次Michael Pollan以十數年田野經驗的深厚功力,配合著優美、幽默,且深入淺出的文字風格,將長期以來對飲食工業的觀察以及自然和文化的認識,整理出有些看似古老、淺顯,但每一則的內涵都經過科學驗證,足以在未來許多年帶領我們安全走出超市與餐廳菜單的迷宮。(以上部分飲用自《Food Rules》中文版簡介)

  image.php         illustrated-food-rules

上圖左:《Food Rules飲食規則》繁體中文版封面,2012 上圖右:Food Rules: Illustrated Edition》插畫版精裝封面

去年搬到Houston後,再次細讀這本輕薄實用的小書,配上色彩樸質、鮮豔的插畫版本,這些飲食的精華箴言更真實地跳躍於我的腦海,反覆無法散去;書中提到的「直接跟農夫買」的概念,和我2011年初參加台北國際書展的綠色議題不謀而合,近年來全球吹起"綠色飲食"風潮,不論是在地、有機、小農,工業化食物鏈之荼毒,從產地到餐桌等議題,莫不掀起討論與跟風。就連盛行精緻飲食的台北城,也難逃此趨勢,主打"綠色覺醒Green Reading"的國際書展,邀請遠從德國柏林的漫畫家,分享對於未來環保覺醒世界的狂想作品。由Jonas Greulich、Thomas Gronle及Titus Ackermann三人為首組成的漫畫團體「MOGA MOBO」,率領中、台、日、韓、德等17位漫畫家,畫出自己對2050年「摩根未來市」的想像,利用紙和紙箱剪裁,進行集體漫畫創作,此案中並有四位台灣漫畫家參與,包括中生代的阿推,張放之,林莉菁以及新生代的灰色獸。

DSC06503  1308580733-7e3f7aed024ac4cefcd95c98f4daf6c5_n

上圖左:2011台北國際書展「摩根未來市」座談會現場       上圖右:2050年「摩根未來市」,漫畫家們對於未來世界環保意識覺醒之想像圖

他們經常從時事議題中獲取靈感,例如日本福島核災、伊拉克戰爭,而台灣的漫畫家則針對中秋節層層疊疊、花樣百出的包裝禮盒文化作出發想創作,在趣味的漫畫塗鴉之下,充滿對生活週遭大小事的綠色關心。  710_grizzly_06_01

上圖:台灣漫畫家在網路漫畫創作專題「摩根未來市」針對台灣中秋節禮盒文化之省思創作

現在《Food Rules》這本小書就擺在我家餐桌上,在買菜、作菜,和用餐之於,時刻提醒著那一段我在澳洲的簡單綠色生活;而農夫市集的購物樂趣及背後的良善初衷,也勾起了我對Houston在地農夫市場的好奇與後續之探索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尼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